6月20日至21日,由學生處主辦、經濟與金融學院承辦的“行在八閩”港澳臺僑學生國情教育研學營在福州舉行。40余名港澳臺僑學子前往福建博物院、福建省檔案館、三坊七巷、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等地開展國情考察實踐活動。
在福建省檔案館,同學們參觀了“百年跨國兩地書”福建僑批展,了解僑批產生、發展、繁榮、衰落的歷史過程以及僑批文化價值。透過僑批檔案和歷史圖片,近距離感受華僑華人刻苦耐勞、自強不息、團結互助、艱難創業的拼搏精神,以及情系桑梓、愛國愛鄉的深厚情懷。來自菲律賓的華僑陳燁琳參觀后表示:“僑批不僅承載著親情,也反映了華僑華人對祖國的牽掛與責任。參觀過程中,我也想起了父親年輕時只身前往菲律賓打拼的經歷,雖然當時通訊已逐漸發達,但那份離鄉背井、奮斗他鄉的精神卻是相通的。”
研學期間,同學們還走進同利肉燕百年老字號學習體驗肉燕制作技藝,感受福州傳統飲食文化;參觀林則徐紀念館、林覺民·冰心故居等,感受近代仁人志士“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香港學生莫子晴表示:“林覺民對妻子的感情和家國抉擇讓人動容,故居中陳列的展品不僅訴說著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更鐫刻著中華民族脊梁上那份最深沉、最動人的愛國情懷。”
本次活動依托福州豐富的僑史資源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教育引導港澳臺僑學子從“行見八閩”走向“讀懂中國”的重要路徑。未來,經濟與金融學院將繼續深挖福建地域文化優勢,整合學科與人才資源,讓“行走的課堂”深植八閩沃土,滋養家國根脈。

參觀僑批檔案

參觀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
(責編:鄭藝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