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培訓不僅讓我掌握了先進的中文教學方法,更讓我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真誠與熱情。回國后,我會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分享給更多同行,為非洲的中文教育注入新活力。”6月18日下午,在我校龍舟池校區舉行的“非洲各國中文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班”結業典禮上,來自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的學員美花動情地說。
當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主辦、華僑大學承辦的援外培訓項目“非洲各國中文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班”圓滿結業。來自埃及、津巴布韋、坦桑尼亞、岡比亞、毛里求斯等非洲國家的31名中文教師順利完成7天的培訓任務,即將滿載收獲踏上歸程。
結業典禮上,學員們通過學業匯報、教學展示等形式生動展現學習成果。來自津巴布韋大學的瑪麗表示:“華僑大學‘中文+職業’的教學模式讓我深受啟發,中國的教育理念和廈門的發展活力讓我印象深刻。回國后,我將把這些創新方法融入本土教學,為非洲的中文教育發展貢獻力量。”來自坦桑尼亞多多馬大學的董杰則重點分享了語法教學的新方法:“這次在華僑大學的培訓解決了我在教學中遇到的許多難題,尤其是如何讓學生更輕松地掌握中文語法。這些經驗非常實用!”來自毛里求斯拉北教會小學的陳卓芬激動地說:“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約定未來要保持聯系,特別是繼續向華僑大學的老師們學習,共同探討更多的合作方式,推動非洲中文教育的發展。”來自岡比亞大學的艾布利最難忘的事情就是旁聽小學生上課,他說:“中國校園優美的環境、先進的教學設備、豐富的課堂內容,讓我印象深刻。”
據悉,在為期一周的培訓中,學員們通過系統化的課程學習和豐富的實踐活動,不僅深化了對中文教學理論的理解,更通過實地考察和文化體驗,將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從課堂教學到校際交流,從文化體驗到專業研討,每位學員都在多元化的學習模式中獲得了全面提升。
據悉,本次培訓也是華僑大學獲批商務部對外援助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實施主體資格后承辦的首期援外培訓項目,標志著學校在國際中文教育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未來,學校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為促進中非文化交流與合作貢獻更多力量。

結業典禮
(責編:魏琳瑛)